首页

套路直播女主

时间:2025-05-30 01:30:21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53868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数字“潜龙”护航珠三角水利工程建设

本月中旬,杭州组织了招才引智团赴香港参加高端人才招聘会,这是农历新年后当地企事业单位首次赴境外参加招聘会,参加单位包括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10家重点单位,面向香港的金融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行业人才提供岗位500余个。

“法国学生中医研学营”走进四川 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无论法治环境还是网络环境,都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法律治理,着眼于环境优化,让网络生态更文明,让依法治网更见效,才能助力营商环境更可期。

联播+|着力提升“四力” 总书记把脉新闻舆论工作

在当地非遗共富豆腐坊,香港青年们体验了手工豆腐制作,并在品尝豆浆冰淇淋、豆腐花等豆腐相关美食后,直呼“好吃”。(钱晨菲 制作 费璠)

当台湾人遇上东北早市:“好贺儿”、人间味与乡愁

“恐怖主义自然是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理解,恐怖主义对平民的袭击,首先是想制造影响和效应,即恐慌效应。恐怖分子希望借对平民的恐怖袭击,来扩大其影响力。”张弘说。

葛曼棋:我们的梦想在杭州实现了 希望巴黎奥运会再有所突破

去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江苏南京人王力(化名)同样遇到了短租陷阱,原本打算只租两个月的他在签合同时发现,两个月的租期变成了一年,还要交一年的管理费。租金、管理费、中介费加押金,他一共交了7000多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